----刘金山主任在中皖所2019年迎春年会上讲话
今天,借这次机会向各位同仁交流一下我本人针对目前我所情况,围绕“大变革、大提升、大发展”三个问题,谈谈自己的认识。
一、认清大势,在大变局中抓住机遇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以前所有未有的高度、深度、广度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,随着法律共同体的提出,律师是法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,律师行业也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。但从当前律师事务所的现状来看,两极分化严重,20%的律所控制着80%的资源和份额,造成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;国外资本迅速扩张到国内,国内大律所疯狂吸收合并中小律所,行业集中度飞速上升;优秀人才加速流向大律所,客户选择服务时越来越重视规模和品牌效应,传统模式受到互联网、法律电商平台等新业态的冲击。从国际形势来看,2018年是全球政治、经济最为多变与复杂的一年,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,将大国崛起推到了风口浪尖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说“百年未遇的大变局”。
在此大背景大形势下,我们中皖所这两年也正处于大变化中:去年我们全体律师共同出资购买新办公楼;新合伙律师、年轻律师流动频繁;合伙人律师业务收入两极分化严重,部分合伙人律师收入直线上升,部分合伙人律师收入停滞不前。在这快速变化时期,我们每位律师应正确认识到,变局也是我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,这是危和机同生并存的变局,我们应化危为机、转危为安,加快本所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,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领军人才,加快形成服务的“拳头产品”,加快推进专业化分工,建立团队合作制,这是形势所致,形势所迫,各位合伙人律师应成为律所持续高效、稳定发展的思考者和建设者。
二、认知自己,在大机遇中提升服务本领。
一是全所律师都要解放思想。解放思想是第一位的。思想不解放,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,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,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,只有思想的大解放,才会有改革的大突破、制度的大创新、力量的大凝聚。要大量读书,善于思考,摆脱惯性思维,紧贴着律所时代的发展,在更高起点,高更层次,更高目标上谋划和推进自己的专业。只有坚定的立场和态度是不够的,还要有精准举措,在发展中出题目,在前进中出措施。要想在业界出人头地,要想吃到鸡腿子,喝到第一碗鸡汤,没有热情不行,没有激情不行,没有付出不行,要有“媳妇熬成婆”的韧性,敢于奉献,赢得好口碑;敢涉险滩,获得成就感;敢啃硬骨头,得到胜利感。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状元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也不是谁恩赐来的,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”。对于本所和自身定位全所每一位律师要有正确认识,思想不能固化,不能守摊子,不能仅看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要紧紧跟上本所的发展,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形势的需要。
“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,去哪里都是逃离;对于自己内心目标执着的人,走向哪都是追寻”。律师行业是一个业务高度细分、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领域,传统的什么都懂一点的“万金油”律师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高品质的、专业的法律服务需求,未来我们的当事人也将越来越注重法律服务的质量和体验,没有专长、服务不够精准的律师和律所会越来越难以生存。当前我所大部分律师还是“万金油”模式,显然这已经不适应当下大发展的要求,进行专业化分工,建立团队合作制已经迫在眉睫,只有尊重律师行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,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,个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吃得饱、立得住、走得稳,才能在红红火火的业务中,充分享受人生的精彩和快乐!
二是所内的负责人要认知自己。万山磅礴必有主峰,充分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无数的事实证明,律师事务所没有核心律师的支撑,就是松散的联合体,就是一盘散沙,最后只不过是谋生的“维持器”。所里的负责人应严格约束自己,管住自己,所里的管理人、合伙人也要严格自律,以身作则,只有这些“关键少数人”始终充满正能量,始终高奏“正气歌”,才能以上率下,才能从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形成大合唱,才能汇聚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。
再者,头雁只是发号施令者,只是指挥者,只是建设者,这是不行的。所内的各位负责人还要当好“施工队长”,既要认清大局,又要谋划全局,既要放眼整个律师行业,又要统筹律所定位,在“最后一公里”、“最后一步路”上,多听律师声音,增加问题意识,找准问题干,对着问题改,不颐指气使,多下功夫,抓好管理上的“精装修”,不仅要做大蛋糕,还要分好“蛋糕”,以公平普惠措施切实提升本所律师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
三是所内年轻律师要认知自己。第一:年轻律师要善于学习。跟老律师学,学什么?学丰富的法律实践知识,学老律师如何与当事人、公检法沟通,学老律师处理案件基本立场、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,悟出他们的“巧门”,才能弯道超车。
第二:年轻律师要“走出去”。从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上来看,律师不仅专业的法律工匠,更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。我们年轻律师应主动“走出去”,只有走出去,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,开阔自己的眼界,提升自己的格局,才会有更多的机会,我们老律师应继续坚持发扬我所老中青传帮带的优秀传统,为年轻律师“走出去”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。
第三:年轻律师要有耐心。在一个行业里能出人头地,要有蛰伏期,花拳绣腿不行,要有真功夫。要把一厘米宽的专业领域挖掘成1分米深的业务,既要积累力量,又要深耕细作,要有这份韧性,这份气度,这份坚持。最终,三年小成,五年中成,十年大成。
第四:老律师应为年轻律师传道把脉,加油鼓励。律师行业是个工匠职业,学徒传道授业解惑是其本质,每位律师都有学徒期,都有打磨期,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需待七年期”,老律师要有这个格局和深度,真诚、担当、无私地帮助年轻律师,是每位老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,而不是恩赐和感恩,细细数来,靠地位和身份来获得年轻律师的尊重和礼遇是经不起岁月的敲打的。年轻律师现在虽然无力接到大案要案,虽然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,虽然他们看到失望的判决书眼含泪水,虽然他们在与公检法打交道中,不被尊重和礼遇,虽然他们常常熬了一整夜为你准备的材料你觉得非常不满意......但只要他们不悲观,不丧失信心,对自己的职业和律所充满着希望,我们就应不停地为他们加油鼓劲,因为他们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,他们的成功就是我们所发展的生命的基因,让暖暖的阳光公平地洒在每位中皖律师的脸上,这种动力是我们中皖所不竭发展的源泉。
最后,这是一个讲求速度的年代,凡事只有抢占先机,才能占领市场。当前我们这个四线城市高端法律服务的市场尚未开拓,但我们应当看到高端法律服务诸如破产重组、IPO上市、债务重组、融资租赁、涉外纠纷处理等法律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,破产案件的品牌和影响力要做大做强,未涉及的业务要有准备,要有预案,要有谋划,等待机会一到,随时“沙场点秋兵,策马出征”,谁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,机会、机遇是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。
三、认同所执业的律所,在大发展中建功立业。
我所目前在安庆地区乃至安徽省是有一席之地的,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就规模、人员、专业实力等来讲,它仍属于不折不扣的传统型中小律所,就品牌、影响力而言,与省内多家其他大所、精品所相比,仍有较大差距,我们应正视这个短板和弱项。同时我们也不必气馁,从硬件设施上来看,我所去年购买了新的4000平方米的办公楼,人员已基本稳定在40人以上,管理制度和工作秩序也趋于稳定,为所内律师所接受,这些都已经为我所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准备。当前我们中皖所“四梁八柱”基础牢固,三位设立人历经风吹雨打,是我们中皖所坚定的“压舱石”;管理人、合伙人脚踏实地,是我们中皖所前进的“稳定器”;年轻律师充满活力和希望,我们中皖所的“加油站”,为中皖所大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管理环境。
如何提升我所综合竞争力,突破我所的中小型律所发展瓶颈,本所的领导人、合伙人、管理人应当统一认识,统一思想,共同探索。我们应正确认识到,本所的发展不是一个律师或几个律师的发展,而是整个中皖所全体律师共同的发展,老律师应该带着年轻律师一起发展,全体律师都应该参加到发展壮大中皖所的建设队伍中来,只有中皖所发展壮大起来了,才能激发我们每一位中皖律师的创造力和活力,才能使我们每一位律师的自身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。
目标是成功的阶梯,当前阶段我们应给律所订立一个短期的小目标,我个人认为,未来六、七年我们律所律师人数应达到百人,在全省律所第一方阵中有地位,有三四个叫得响的法律服务“拳头产品”,有四五位安庆市甚至全省有影响力的“金牌律师”,外部有配套的硬件和软件办公设施、设备条件,内部有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和流程管理制度,良好的管理人队伍,各专业领域有成熟、稳定的团队,各团队有优秀的领头人。这个目标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,而是基于我所当前实际提出的切实可行的目标,我们必须勇于把握时机,精心部署,大胆作为,乘势而上,善做善成。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;回望来路,信心更坚。我们走过从无到有的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,我们历经从小到大的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,我们正在迎接由大向强的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!
各位同事们,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已经吹响,变革创新的大船已经扬帆起航,每位法律人有幸躬逢其盛,让我们励精图治、团结进取、奋力拼搏,共同书写中皖所发展的绚丽新篇章!